《经济参考报》迎难而上,设立调查报道室,充实监督报道力量,实现舆论监督常态化,还在近年评选中先后9次获得“中国新闻奖”,其中舆论监督报道有7篇。
《经济参考报》如何做好舆论监督?主流媒体记者如何发挥自身优势,化解“难题”?
舆论监督系列谈栏目,首期邀请到第17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、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王文志,讲述他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心得。
舆论监督系列谈 | 今天,我们该如何看待舆论监督的“难”?
以我多年来的实践体会,开展舆论监督当然有难度。这种“难”既有外因,也有内因,其实很大程度上难在媒体和记者自身。
自问并回答好三个“有没有”,就能得出舆论监督难与易的正确认知。
舆论监督的性质是批评,不是表扬。对于“揭短”“亮丑”,自然会有人不愿意,不高兴,甚至千方百计加以阻挠,“难”就在所难免了。
“难”是舆论监督的题中应有之义,是这项工作重要性、必要性的必然反映,也是针砭时弊、激浊扬清、促进解决问题,在社会公众中产生强大影响力必然要带来的结果。
举凡世界上重要的事情,做起来都难,舆论监督亦然。舆论监督不仅过去难,现在难,今后也难;不仅在中国难,在国外也难。
从另一个角度看,舆论监督“难”未必是坏事,它使我们看到这项工作的特殊价值所在。什么时候舆论监督不难了,那么其作用可能就不大了,效果可能就不好了。
舆论监督难,看似是个大问题,其实是正常的事,是符合新闻舆论监督规律的。对其之难,如果不能正确地、辩证地看待,就会过分放大舆论监督难度。
事实上,从中央到地方,不少领导和部门对舆论监督是支持和鼓励的,这方面的论述、讲话和例证可以列举很多。
就主流媒体舆论监督而言,我们可以使用的报道空间,远远大于已经使用的报道空间。
过于放大舆论监督难度,就会对有利的外部条件视而不见,使得回避舆论监督成为掩盖自身不担当、不作为的借口。
在一些传统媒体裁撤深度报道部门的情况下,《经济参考报》设立调查报道室,充实监督报道力量,实现舆论监督常态化。
如果看不到有利条件,一味强调舆论监督面临的困难,忽略内在因素,这一举动是难以想象的。
“报喜不报忧”,也可称之“只种花怕栽刺”。谁最害怕舆论监督?暗箱操作者怕之,以权谋私者怕之,官商勾结者怕之,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者怕之。
作为主流媒体记者,坚持正确舆论导向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、严格遵循报道规范,对舆论监督这一职责范围内的工作,何惧之有?
一个时期以来,“负面报道”“负面新闻”之说与日俱盛,还派生出“控制负面报道”“减少负面新闻”等说法。
如果记者自身也将“舆论监督”与“正面报道”对立起来,必然对舆论监督视为畏途。
区别新闻作品是正面还是负面,要看其产生的社会效果是积极还是消极。任意拔高的“正面新闻”可能产生负面效果,客观公正的“负面新闻”也能产生正面效果。
对于“中央严令禁止、群众深恶痛绝”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视若无物,与其说在做精益求精的斟酌取舍,不如说是自己禁锢自己,自己为难自己。
主流媒体及记者在认知上存有偏差,自我设限,自削锋芒,自废武功,势必导致舆论监督功能退化,甚至让渡舆论监督职能,在相当程度上沦为新媒体环境下的配角和追随者。
舆论监督固然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,特别是要给予更多制度上的保障,但主流媒体及其记者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,是在舆论监督上自我“脱敏”、自我“摘帽”,思想上松绑解缚,走出认识误区,提高能力水平,敢于担当作为。
近几年来,我们敢于冲破思维惯性,理直气壮开展舆论监督,在舆论场逐渐形成监督报道的“经参现象”。
我们推出的北京某著名公园暗藏高端会所、中国福彩黑幕、境外特大网络赌博平台深度渗透国内、青海祁连山非法采煤案、甘肃敦煌毁林案、济南数千栋违建别墅侵占泉域保护区等问题的报道,为相关制度化治理措施的出台,做了直接和有益的舆论推动,雄辩地回答了“舆论监督是不是正面报道”的命题。
王文志在青海祁连山木里矿区采访途中,中央电视台“法治人物”团队摄。
第三个“有没有”——有没有保有不甘平庸的精神状态?
几位中国新闻奖评委都曾跟我谈到,中国新闻奖评奖鼓励高质量的舆论监督报道作品。
采写舆论监督报道固然不是单纯为了得奖,但这种声音从一个侧面传递出对优秀舆论监督报道作品的期许。
缺乏这种品质,就会摸不准时代脉搏,听不到现实呼唤,感知不到百姓苦乐,经年累月地重复平庸的文字,“谁写谁看、写谁谁看”,遑论履职尽责、推动社会进步。
甘于平庸者,新闻职业精神滑落,必然伴生“能力恐慌”,搞舆论监督自然是勉为其难,会知难而退。
舆论监督报道避免平庸,需要扎实的调查研究基本功,需要下足“笨功夫”。
选择扩大采访半径和增加采访量级,想盛出一碗水,最好准备一整桶水,在采访数量达到一定积累时,往往会出现质的突破。
获得“中国新闻奖一等奖”的《青海“隐形首富”: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》,就是笔者三上海拔4000多米的祁连山,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写就的,在不断求证过程中,报道才变得越来越扎实。
王文志在祁连山木里矿区,中央电视台“法治人物”团队摄。
每做一个有分量的报道选题,惯常的情形是,我们至少查阅数万字的资料,有时则要延展阅读数十万字,对一个地域、一个领域和一个事件的政治地理人文背景、历史脉络、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做到胸中有数。
每做一篇舆论监督报道,要下载一二十篇以上的相关研究资料。通过对前期搜集整理的资料及相关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、归纳和提炼,才能从个性中找到共性,抓住更为规律性、普遍性的东西。
近些年来,我采写的报道先后6次获得“中国新闻奖”,且获奖作品都是舆论监督报道,并忝列第十七届“长江韬奋奖”。
回望这些舆论监督稿件,最为重要的,是要捧出一腔为民鼓与呼的赤诚。
因此,在抱怨舆论监督空间越来越小、路子越走越窄的时候,首先应该扪心自问:自己真的努力过了吗?
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去争取报道选题获得批准,是否在采访写作中有苦行僧般的求索,是否以自己的努力让人觉得你是放心靠谱的,是否遇到一两次阻力就轻言放弃,是否以自身平庸为借口放弃对精品力作的追求,是否像作家路遥所说的“像牛一样劳动,像土地一样奉献”?
难也罢,易也罢,舆论监督毕竟是新闻媒体和记者的一项重要任务,理应克服困难,肩负起职责,发挥其重要作用。
在对待舆论监督问题上,勇于突破自我,注重自省自知,才能知难而进,迎难而上,破难而行,从中获得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。